新闻资讯

京津冀中心人才培养 | 京津冀中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技术解析》《科技设计》2024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课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科技、教育、人才的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生力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与北大、清华、北航、港大、港科大等高校密切配合,打造创新菁英计划,深入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理论,不断完善培养方式,把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战略任务深度融合,高质量培养卓越工程师。2月22日,伴随2024年春季学期的开学,中心本学期开设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技术解析》、《科技设计》正式开课。

图片


在《技术解析》课上,中心创新导师、北方工业大学教授闫江讲解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卓做了“新质铁电材料前沿技术”专题报告,聚焦新型声光电转换晶体材料、织构压电陶瓷材料等两种兼具学术前沿性与应用广泛性的颠覆性新型材料,深入讲解相关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与国际前沿研究热点,阐述了颠覆性材料的产生与应用对推进相关行业的重要意义。《技术解析》课程覆盖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光电技术、材料与化工、环境与资源等五大重点方向及有交叉的学科领域,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科技前沿技术最新进展,激发科技创新兴趣与积极性,掌握技术解析基本方法和运用中心项目策划逻辑与方法来为先进技术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开阔学生技术视野。

图片


在《科技设计》课上,中心创新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刘源源围绕“什么是科技设计”、“为什么学《科技设计》”、“学什么”、“如何考核”等几个问题,详细介绍了课程的相关情况。《科技设计》课程覆盖技术驱动型和需求牵引型两条主线所涉及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应用场景识别、用户研究、目标市场分析、技术优劣势分析、创意思维设计、技术到产品创新、需求到产品创新以及设计方案实施与评估等,旨在帮助学生挖掘和评估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市场机会,掌握技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产品设计和实现能力,建立关于技术规划与产品设计的共同思维语言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图片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中心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水平创新的新抓手,推动“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两个战略任务深度融合,完善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四双”培养模式。通过“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形成内生性能力,培养后备人才,延续技术血脉,加速技术演化。当前中心已与国内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了400多名创新型研究生,形成一批“教授+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案例和“技术+人才”创新持续加速机制,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新路径加速形成。


关于创新菁英计划

“创新菁英计划”是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世界一流高校联合实施的创新创业研究生培养计划,采取“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模式培养,通过知行合一的培养机制,打破了国别限制、大学围墙和知识边界,首次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从“业余性培训”向“专业化培养”的升级,在大学知识教育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方法教育和实战,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促进“科技、经济、教育”深度融合,得到北大、清华、北航、港大、港科大等的大力支持,一大批国内外高校也将纷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