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央广电总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减量提质协同发展,北京跑出加速度!

本文转载自“央广网”

引言

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为充分展示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成效,7月12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及市科委组织安排下,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求是杂志、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20余家中央及市属媒体,到访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全方位调研报道中心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及组织颠覆性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等情况。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近年来,北京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正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促进区域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今天推出《减量提质协同发展,北京跑出加速度》。

位于北京大兴的新凤河曾经是附近居民口中的“臭水河”“蚊子河”。2017年,北京市启动实施大兴区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负责该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某企业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牛奕娜表示,为解决新凤河流域缺乏自然水补给的问题,在新凤河新建了再生水管线23.7公里,将区域内黄村、西红门等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补充至河道,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并提升河道水动力。

牛奕娜:最大的难点是我们没有自然补水,因为咱们整个流域166平方公里,需要的补水量也是几十万立方米才够。通过我们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再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来补给河道,满足生态恢复的需求。

当年这条黑臭河如今已经变身成幸福河,河道边郁郁葱葱,流水潺潺,虫鸣鸟叫不绝于耳。

近年来,北京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并实现“十连降”,大气治理成效也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

近年来,北京也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作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区域之一,当年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如今已经正式变身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北京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前身便是当年动批体量最大的楼宇。

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资产运营管理总经理李倩:我们楼宇里具备了从金融科技的国家队到独角兽还有生力军各类的企业,我们还成立了一个援企金融科技加速器,它是为中小型的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发展和助力。

近十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津冀的协同联动。正在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集铁路、地铁、公交等各类交通方式的三层“超级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真正实现高效辐射京津冀、快速衔接中心城,便捷服务副中心。

京投所属枢纽建管公司副总经理何刚:可依托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市,1小时直达河北省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依托地铁6号线、平谷线、101线、104支线等实现快速连通中心城区及城市副中心周边区域。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引领,在科技创新方面,北京也在扎实推动协同发展。记者了解到,超分辨显微镜、纳米金属透明电极、柔性电子皮肤……拥有这些全国首创、世界首创科技成果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实施前瞻性项目208项,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共有139项成果实现转化。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介绍:未来我们将联合三地的力量整合全球的创新资源,发展更多的前瞻技术,颠覆性技术,培育高精尖产业。加强在区域内的成果转化,在京津冀打造先进制造的高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