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
  • 程和平

    程和平

    院士
    CHENGHEPING

    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80-1987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87-1989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90年-1995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获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7-2012年,担任首席科学家,获得科技部973项目“心脏的重大基础和疾病机理研究”。 2013年续担任973项目“线粒体功能障碍致早期心衰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首席科学家。2013年12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年主要从事细胞钙信号转导的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ROS信号转导领域。迄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9篇刊于《Science》、《Nature》和《Cell》。他于1993年在马里兰大学Jon Lederer实验室发现细胞内钙释放的最小单位,并命名为“钙火花”(Calcium Sparks),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2004年该论文被誉为100年来最杰出的10篇心肌论文之一(Physiology News,2004,57:9-11)。1999年,美国科学院Knox Chandler院士在《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上展望这方面的研究时,称之为Sparkology(钙火花学)。2008年“钙火花”发现15周年之际,《Physiological Reviews》杂志特邀程和平教授对钙火花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程鑫

    程鑫

    博士
    CHENGXIN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199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硕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精度微纳制造技术及相关半导体设备开发(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等),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功能材料(有机半导体、半导体纳米材料等),薄膜晶体管(高载流子迁移率的薄膜材料、新型薄膜晶体管器件构造等),微纳机电传感器,集成宏电子系统(大面积有源或无源矩阵集成系统。程鑫教授是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入选者,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NSF CAREER Award)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青年学者奖(DARPA Young Faculty Award)。

    陈十一

    陈十一

    院士
    CHENSHIYI

      陈十一,1956年10月出生,浙江天台人,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现任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理事长。

      1978年至1982年浙江大学力学系本科学习。1982年至198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就读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9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工作,先后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湍流与格子气研究研究组主任、非线性研究中心副主任。1999年至2005年先后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系主任 。2001年担任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主任;2005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首任院长;2011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至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至2020年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22年至今任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2023年任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理事长。

      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陈仕谋

    陈仕谋

    博士
    CHENSHIMOU

    2002年7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2007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8年4月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前往名古屋大学任外国人特别研究员(JSPS fellow),之后在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9月获择优支持,2015年4月起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介尺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离子液体结构设计与构效关系、离子液体新型电解液、新型储能材料及器件、大规模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承担基金委面上基金、介尺度培育、科技部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课题、中科院纳米先导子课题、中科院装备研制、北京市自科面上,河南省院地合作等多项研究课题,在J. Am. Chem. Soc.;

    Energy Environ. Sci.;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 Chem. Commun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90余篇,它引1800余次。被邀请在国际国内会议做学术报告20余次,曾获中科院院长奖、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奖、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青年创新奖等。

    丁希仑

    丁希仑

    博士,教授
    DINGXILUN

    1994年3月-1997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1月-1998年11 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作博士后。1998年12月-2000年9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机器人研究所任副教授。2000年9月-2001年9 月,在英国伦敦南岸大学计算机、信息与数学学院作博士后。2001年9月-2004年7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器人研究所任副教授、副所长。2004年7月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教授。

    1999年首创国内第一台球形机器人样机,国家发明专利“遥控自驱动球车”ZL00123877.9;可用于水面、沙滩等复杂环境探测和娱乐等领域。2000-2004年,搭建面向空间舱内作业的拟人双臂/灵巧手机器人系统平台,开发了基于PC机的冗余度双臂系统协调操作的三维图形仿真环境,提出了“单机—单操作者—多人机交互设备—多机器人”的新型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体系结构。2004年,提出了柔性变胞的思想,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轮腿式变结构机器人。2006年,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合作提出并研制了一种轮腿式六足星球探测机器人,具有轮腿复合的行走机构和半球形外壳的本体,满足复杂的星球表面环境探测需要。2004-2010年,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四旋翼双臂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在实现旋翼飞行的同时,能够借助于本体上配置的双臂(双腿)实现空中操作或壁面行走等作业功能。

    曾主持国家863青年基金项目“载体受控的柔性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自由漂浮的空间机器人非完整约束运动规划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弹性机构的李群李代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其中SCI/EI收录近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陈钟

    陈钟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CHENZHONG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工程学位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证鉴会网上证券委托交易审核委员会委员,公安部通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软件世界》编委会委员和青海省科技顾问等。

    从1983年读硕士研究生时起,即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和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他曾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成果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部队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2002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作访问学者。曾到过台湾、香港、澳门进行过学术交流,访问过欧、美、亚、拉美等一些国家,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和科研合作等。

    研究领域涉及面广,有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协同设计方法学和SOC等。2004年被评为“影响中国软件开发的20人”之一。2005年,领导的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戴志飞

    戴志飞

    博士
    DAIZHIFEI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8年于中科院理化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先后前往日本、德国和美国工作。2005年被哈工大生命科学院引进回国,2012年加盟北大工学院生医系。


    在造影剂、分子影像、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和纳米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功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造影剂;研制了载药量高达33%以上的卟啉纳米探针,实现了高浓度局部给药与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引导下的癌症光动力治疗。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主著《仿生膜材料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年),主编【Advances in Nanotheranostics】(上下卷,Springer, 2016)。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特邀发言, 多次组织学术会议。

    现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超声装备协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声学学会委员、中国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以及【Bioconjugate Chem】、【Theranostics】、【J Interdiscip Nanomed】、【IET Nanobiotechnology】、《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和《功能材料》等期刊编委。

    范丽珍

    范丽珍

    博士
    FANLIZHEN

    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南策文院士。2003年8月起先后多次在日本东京索尼公司、日本九州大学、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合作教授Joachim Maier)及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合作教授John B Goodenough)做访问研究、博士后研究、洪堡基金研究员和访问学者。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先进能源材料研究室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与器件,镁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异性电池制备,纳米材料与多孔材料等。       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0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2009);北京市优秀人才(2010)。主要研究成果“全固态电化学储能材料”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

  • 郭凌杰

    郭凌杰

    博士
    GUOLINGJIE

    密歇根大学教授,中科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0年,在南开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电子工程获硕士学位。1997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电子工程获博士学位。

    1997-199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加入美国密歇根大学任助理教授,现为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光子器件、有机电子学和光子学和纳米压印技术及其应用等。主要研究方向有纳米制备技术,有机光伏,聚合物波导和表面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生物传感器,超声探测器,聚合物光电子器件纳米压印光刻,纳米流体器件和输运,硅纳米器件等。

    曾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受邀参与撰写book chapter 7部,论文被他引4000余次,个人H-index为32。申请美国专利20余项,已获授权美国专利近十项。主持了十余项美国国家级科研项目,如NSF、NASA、 NIH、DARPA等,项目总经费超过1000万美元。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健康总属研究项目以及商业化经费的评委。指导本领域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

    荆西平

    荆西平

    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
    JINGXIPING

    1978年3月- 1984年12月,在北京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2年1月-1995年11月,在英国阿伯丁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6-1999年,在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从事低压阴极射线荧光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1999年回国工作,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涉及材料的荧光、导电、介电、热学及磁学等性质。

    作为研究骨干参加过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项目和重点项目,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发表论文90多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7项,测定的40多种无机材料的X-射线衍射数据被JCPDS收录,测定的7种无机材料结构被 ICSD数据库收录。

    廖怀林

    廖怀林

    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
    LIAOHUAILIN

    2001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

    2001-2004年,在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工作,任高级研究工程师。2004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射频器件和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射频标签芯片硬IP核设计、无线数字电视调谐器芯片设计、多模并行GNSS芯片设计、射频标签读卡器芯片设计。近两年来共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12项。

    李兴华

    李兴华

    博士
    LIXINGHUA

    1985年-1989年在浙江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 2000 年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获得博士学位。 2000 年-  2003年在吉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学习,2003年-2015年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任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VOCs在线监测、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网络化环境监测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加3项,发表论文23篇。

    曾于2011年获长春市技术创新带头人称号。2012年获得吉林省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担任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化工园区综合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研发”课题负责人。现担任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绿色发展联盟特聘专家,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气体污染防控技术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申请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0项。

    李樱

    李樱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LIYING

    1991-1995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2002年,在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2013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7月-2002年7月,在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任教。2002年至今,在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任教。201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可扩展并行计算实验室访问学者,为期一年。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媒体信息安全等方向的研究,在数字版权保护、知识获取以及信息集成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申请并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软件著作权。

    近年来参与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包括: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院线管理系统及网络协同服务平台技术研究(2012BAH02F04)”,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网络音乐资源聚合行销及制播关键技术研究(2013BAH66F02)”,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基于IPv6的广播影视资料P2P内容存取中间件系统(CNGI-04-12-2A-12)”,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分布式宽带业务制作协同环境的开发(2008AA01A318-0)”等课题的研究工作。此外,还主持完成了中国传媒大学工科规划项目“分布式渲染自适应调度策略研究”、“数字版权管理在P2P流媒体的应用研究”和“基于本体的语义Web搜索技术研究”的研究。

    林坚

    林坚

    博士,副研究员
    LINJIAN

    1998年在北京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4-2006年,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作博士后。2004-2007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07年,在北京大学北京核磁共振中心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0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北京核磁共振中心工作,任副研究员。2012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工作,任副研究员。2012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有肿瘤细胞自噬和死亡通路里的重要蛋白,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和夏斌教授一起从蛋白质核磁共振三维结构和细胞生物学功能上阐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在自噬和死亡过程中的作用。筛选引起肿瘤细胞发生自噬和死亡的小分子化合物,以及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细胞里的作用机制。并且利用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研究在肿瘤细胞死亡过程中自噬信号通路的特殊变化及作用。利用荧光蛋白共定位,荧光蛋白互补,以及荧光素酶互补系统建立快速分析蛋白与蛋白,蛋白与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的新方法。为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基于蛋白质三维结构设计的先导化合物研究奠定基础。

    彭静

    彭静

    博士
    PENGJING

    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博士学位。2003年,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辐射化学专业做博士后。

    200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系,任讲师。2006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应化系任博士生导师。2009-2010年,在日本原子能机构先端基础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应化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辐射化学体系中活性中间粒子的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无机纳米材料的辐射化学研究;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其应用;核燃料后处理工艺及高放废液处置中的辐射化学研究。

    陆祖宏

    陆祖宏

    博士
    LUZUHONG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1982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1984年,在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4-1988年,在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在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工作,任讲师。1990年10月-1992年10月,在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工作,任副教授。1992年10月至今,在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工作,任教授。1998年1月-2011年12月,在东南大学理学院工作,任院长。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主任。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在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任主任。

    二十多年来在分子组装、生物器件、生物传感器及生物芯片、系统生物学、脑科学以及学习科学等研究方向上开展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取得了多项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

    曾于1994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基金,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委杰出青年基金,1997年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9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负责人),200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2007年获国家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 孙书韬

    孙书韬

    博士
    SUNSHUTAO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0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0-2000年,任军械工程学院助理工程、工程师。2006年至今,任中国传媒大学讲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媒体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军队科技进度二等奖多次。在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计算机学报,IEEE GLOBECOM, IEEE HPSR等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吴曼青

    吴曼青

    院士
    WUMANQING

    1990-1995年,在电子工业部第三十八研究所总体部任高级工程师。1995-1996年,在电子工业部第三十八研究所总体部任副主任。1997-2001年,在信息产业部第三十八研究所任副总工程师。2001-2009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任所长、党委委员,并兼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9-2012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任所长、党委委员,兼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2013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任总工程师和电子科学研究院(总体研究院)院长。2013年至今,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任公司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和电子科学研究院(总体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2016年8月至今,任北京未来网络研究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未来网络分院)首席科学家。

    主要致力于我国雷达探测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是我国新体制、新概念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积极探索者。他率先提出了“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新概念,完成的试验系统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进行了对实际目标的探测,填补了国内全数字化相控阵技术的空白。先后主持了十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在雷达科技理论和工程实践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对我国双(多)基地雷达、合成孔径成像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数字波束形成雷达、新一代数字化相控阵雷达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使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步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由中国雷达专家吴曼青团队研制成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魂芯一号”使中国雷达数字系统有了“中国芯”,实现了重大跨越。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雷达学会最高奖“申仲义雷达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王启宁

    王启宁

    博士
    WANGQINING

    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担任特聘研究员。2011年至今,在北京市智能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职务。

    研究领域主要为智能机器人、智能肢体、康复工程。近年来一直从事智能机器人系统研究,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和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近30项。先后参加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北京大学985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北京市残联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和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研究工作。

    先后获得“北京大学个人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五四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荣誉。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永滨

    王永滨

    博士
    WANGYONGBIN

    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处处长,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智能传媒技术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198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近年来主持了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CNGI)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其他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王慧

    王慧

    教授
    ​WANGHUI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环境科学系系主任, 环保部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有机废弃物资源转化绿色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研究,担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以及多个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FESE、MBT等国际期刊编委、编辑,发表SCI论文1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夏志宏

    夏志宏

    博士,教授
    XIAZHIHONG

    1978-1982年,在南京大学天文系学习。1988年,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

    1988-1990年,在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1990-1994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任副教授。1994-201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数学系任教授、潘克讲座讲授。2015年至今,在南方科技大学,任系主任、讲座教授。研究方向:动力系统、哈密尔顿动力系统、天体力学。

    1993年荣获美国总统奖(青年研究者奖),1993年获得布拉门塞尔纯数学奖,1995年成为马里兰州大学应用数学Monroe Martin奖得主,美国西北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第一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席鹏

    席鹏

    博士,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
    XIPENG

    1998年在山西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2003-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作博士后(导师:Prof. Jianan Qu)。2005-2006年,在美国Purdue University 作博士后(导师:Prof. J. Paul Robinson)。2006-2007年,在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作博士后(导师:Prof. Marcos Dantus)。2008-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工作,任副教授。200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任特聘研究员。

    主要从事共聚焦、多光子、超分辨纤维等生物医学光子学先进成像技术的研究。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现担任四份SCI收录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Scientific Reports,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s, Micron, 和Chinese Optics Letters。同时担任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如Nat. Comm., OL, OE, BOE 等的审稿人。在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tific Reports, Opt. Expr., Opt. Lett.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40篇,总影像因子超过150。2013年获得绿叶生物医药杰出青年学者奖。已授权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8项,编辑专著2部。多次被OSA和SPIE组织的国际会议邀请作大会邀请报告。

    徐洪起

    徐洪起

    博士
    XUHONGQI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

    1978-1982年,在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1986年,在瑞典Linkoping大学物理与测量技术系学习。1986-1991年,瑞典Lund大学理论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2-1985年,在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91-1993年,在瑞典Linkoping大学物理与技术测量系,作博士后工作。1993-1995年,在瑞典Lund大学固体物理系,任研究员。1995-2001年,在瑞典Lund大学固体物理系,任助理教授。2001-2003年,在瑞典Lund大学固体物理系,任副教授。2003至今,在瑞典Lund大学固体物理系,任教授。201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任国家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半导体纳米结构物理,包括生长、能谱结构、电学与光学性质等实验与理论研究;纳电子器件的制作、测量、物理与应用研究;凝聚态多体物理,包括强关联、自旋纠缠等多体物理现象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 杨槐

    杨槐

    工学博士
    YANGHUAI

    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985年9月-1989年7月,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9月-1992年7月,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9月-1994年10月,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4年10月-1996年10月,在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为中日政府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于2002年3月获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

    1996年10月-1998年1月,在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任访问研究员。1998年2月-2002年3月,在日本福冈工业科学和技术振兴财团任研究员。2002年4月-2003年8月,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任研究员。200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任特聘教授。200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任建龙讲座教授。2009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副院长并授予终身教授。2012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学科学与工程系特聘研究员、系主任。2013年7月至今,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任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显示用液晶材料:如蓝相液晶显示材料、液晶显示器光增亮膜及广视角膜、反射型彩色电子纸。建筑节能用可控遮阳膜;光透过率温度可控薄膜;红外光透过率温度可控薄膜;光透过率电场可控薄膜;记忆型光透过率电场可控薄膜。国防军工材料:用于激光相控阵雷达定向器的大双折射率液晶材料;智能红外隐身薄膜与涂料;太阳帆定向膜。其它研究方向:高分子人工晶体;缓释药物载体;盘状液晶基碳纤维、高分子辐射交联与裂解。

    2003年获日本液晶学会杰出论文奖。2004年11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任特聘教授。2007年12月任北京科技大学“建龙讲座教授”。2010年10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周小计

    周小计

    博士,教授
    ZHOUXIAOJI

    1988年9月-1992年7月,就读于山西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9月-1998年7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9月-2001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无线电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2010年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北京优立光太高技术有限公司(激光器产品)董事、市场总监。

    主要从事超冷原子相干物质波和精密测量实验和理论研究,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意大利理论物理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巴黎高师进行过访问和交流。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发表SCI论文60篇,主持了4项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1项973子课题,参与了3项973项目,1项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1项重大基金。

    张东晓

    张东晓

    博士
    ZHANGDONGXIAO

    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年1月-1993年12月在美国Arizona大学学习, 获水文学博士。

    1984年8月-1988年7月,在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学习,获学士学位。1988年8月-1989年7月,在东北大学岩石力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1991年7月,在美国Arizona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1年8月-1992年7月,在Arizona大学水文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3年1月-1993年12月,在美国Arizona大学水文学专业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1月-1995年2月,在美国Arizona大学水文学专业,作博士后。1996-2004 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工作, 任高级研究科学家与研究课题组长。2004-2007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石油与地质工程系工作,任米勒讲席教授。2003年至今,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兼职教授。2006-2013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特聘教授与系主任。2013年7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

    其为地下水文学、油田开采、二氧化碳地质埋藏方面的国际著名学者,其随机理论建模、数值计算、历史拟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著有专著两本,其中《渗流随机理论》为渗流不确定性模拟的经典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SCI论文90多篇)。1990年秋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留学, 从师于世界著名的地下水水文专家纽曼院士, 分别于1992 年和1993年获水资源系硕士和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科研及科研管理经验,曾获超过二千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组织和领导了多项水资源、能源资源和二氧化碳地下埋存的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现为<<水资源研究>>、<<国际石油工程师杂志>> (分别为这两个行业最权威杂志)等六种国际学术杂志副主编。为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作特邀学术报告80余次、发起并组织国际学术会议15余次。

    张日葵

    张日葵

    博士
    ZHANGRIKUI

    1997年9月-2001年7月,在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3年9 月-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学学与空天技术系学习,获理学硕士。2006年9月-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北京铁路分局丰台机务段工作,担任助理工程师。2010年7 月-2012年7月,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任博士后。2012年至今,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助理院长,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仿真与设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力旋转机械中非定常流动及其控制的基础问题研究”、国家973 计划项目“大型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国家工信部重大专项“民用飞机气动力预测新方法和优化设计”等课题的研究,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角翼大攻角分离流及其流动控制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数值研究近壁旋涡结构在强化对流换热中的作用及其局部动力学机制”。在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工作期间,先后主持“FloWINGs通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开发”、“风电新技术开发”、“散热器翅片优化设计”等自主研发或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合同金额近3000万元。在巨型混流式水轮机水力稳定性及流动控制研究、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三角翼空气动力学、先进CFD软件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1项。

    张晨

    张晨

    博士
    ZHANGCHEN

    1994-1998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98 -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获理学博士。

    2004-200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达拉斯)担任博士后,从事神经科学方向研究。       2008-2009年,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博士后从事神经科学研究。2009 -2010年,担任斯坦福大学助理研究员。2010年至今,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为北京大学“神经网络和神经疾病实验室”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老年痴呆症和自闭症等病理情况下大脑神经突触连接、突触后受体、神经网络的动态变化。同时担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中美共建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生物物理学会理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在显微光学成像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杂志以主要作者身份发表多篇论文,包括《自然》、《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等。曾于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获绿叶生物医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3年获北京大学第七届实验技术成果奖,2015年获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通化东宝生命科学奖等多项奖励。

    张飞舟

    张飞舟

    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
    ZHANGFEIZHOU

    1994-2001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2001-2003年,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所从事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担任北京大学博士后联谊会秘书长。2004年8月,留校任讲师;2004年8月至今,晋升为副研究员、副教授。2008年4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系统、物联网以及空间信息智能处理等。主持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子项目等课题多项 “新型大幅面两用型航空摄影仪关键技术研究”等;主持国家环保部公益性项目“跨国流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系统研究”等;负责民航局科技项目“基于LiDAR测量数据的航空残骸三维重建拼接和破损度评估研究”等,另外还参加了诸如国防科工委卫星导航民用项目2项;北京市科委项目1项;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1项。

    翟茂林

    翟茂林

    理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DIMAOLIN

    1990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1993年,获北京大学理学硕士。1999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

    1998年,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任研究员。2001-2002年,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为资助博士后(JSPS)。2008-2009年,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机构任特聘研究员(JAEA Fellow)。

    主要研究方向:特种功能高分子凝胶、微球及膜材料的辐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钒液流电池,锂同位素分离,铬、铼等重金属废水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石墨烯、金属纳米材料的辐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先进核燃料循环中分离试剂的辐射化学研究, 包括次锕系/镧系萃取体系以及基于功能离子液体的新型萃取分离体系等的辐射效应研究。核辐射场及太空辐射环境中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辐射效应研究,研发耐辐射稳定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邹如强

    邹如强

    博士
    ZOURUQIANG

    工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2004年,获得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2008年,获得日本神户大学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历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DC),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Director’s Postdoctoral Fellow和客座研究员。2011年获新加坡国家基金会资助,联合成立新加坡-北京大学可持续低碳研究中心,任中心PI。2010-2013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系&能源系,任特聘研究员,博导,副系主任。2012年,在北京大学可持续低碳研究中心工作,任PI。2014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系&能源系,任研究员、博导、副系主任。

    近年来利用多孔限域体系的高密度凝聚态分子压缩特性和微结构界面吸脱附机制,开展新型多尺度孔结构绿色能源材料的复合设计与应用研究,实现了多孔限域相变储能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在EES、JACS、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ACS Nano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2010年至今60余篇,论文被他引2300余次,10余篇入选期刊封面,多篇论文入选“Top Articles”,获国内外发明专利6项。

    先后荣获日本JSPS特别研究员(DC)、日本丸文交流财团年度交流研究奖、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Director’s Postdoc Fellow、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支持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重要荣誉和奖项。2010年回国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课题、新加坡国立基金会CREATE重大国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现任中国材料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子散射委员会委员。

  • 邹德春

    邹德春

    博士
    ZOUDECHUN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3月,获日本群马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3月获九州大学博士学位。

    1990-1992年,在三菱油化(现三菱化学)筑波综合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员。1992-1993年,在同一研究所任研究员。1993-1995年,在东京农工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5-1996年,在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任研究员。1996-1997年,在株式会社TESAC任主席研究员。1997-1998年,在科学技术振新事业团任研究员。1998-2001年,在九州大学任副教授。2001年5月至今,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1984年由国家公派赴日本学习和工作计17年。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发光器件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于2001年由北京大学作为功能材料物性及器件物理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引进回国,组建了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物性及器件物理教研室。研究方向: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尤其是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物理及器件工艺。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复合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器件。高分子压电材料及器件。高分子/压电陶瓷复合薄膜材料及应用。高场下的有机薄膜物性。其它光·电功能有机高分子薄膜物性及器件工艺。

    曾于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为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影像技术学会(感光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会员。